“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览要
2017年1月9日下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和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现场解读全会精神,并回答提问。
67家中外媒体、117位记者、13人提问、19个问题,5位发言人气定神闲、现场作答,气氛活跃、亮点纷呈,既充分通报展示七次全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又积极回应了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释放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强烈信号。“干货多、实料足,自信满满”“过瘾、解渴,意犹未尽”,发布会下来,这些评价不绝于耳。
系统总结显著成效、冷静清醒判断形势,全面从严治党再部署、再出发
吴玉良首先通报了全会有关情况。他介绍,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已于1月8日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4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分析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总结2016年纪律检查工作,部署2017年任务,并就《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向全会作了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谈到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吴玉良自信满满。
自信源于扎实的工作。吴玉良列举了一系列有力的数据予以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对4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高度契合。”吴玉良介绍,据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2013年是81%,2014年是88.4%,2015年是91.5%,2016年是92.9%,逐年走高。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顺党心、合民意,高度凝聚起党心民心,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必须坚定信念信心,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在谈到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时,吴玉良说,迎接和服务党的十九大是今年全党工作的主线。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推进标本兼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维护好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扎紧制度笼子,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用担当诠释忠诚,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把监督执纪权关进“制度笼子”,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
谁来监督纪委、如何防止“灯下黑”一直是社会舆论关心的问题。发布会上,刚刚由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是记者提问的重点之一。对此,吴玉良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和说明,他说,七次全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吴玉良介绍,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解决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三次全会上强调严防“灯下黑”,五次全会上要求纪检机关“清理好门户”。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严加强自身建设,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800人次、组织处理2500人、处分7900人,做到了铁面无私。中央纪委机关和省区市纪委设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以坚决的态度“清理门户”,加强队伍建设。
“七次全会通过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就是针对纪检机关最核心的监督执纪权力,从工作流程上设计制度规定,提出严格的要求,扎紧制度的笼子,防止‘灯下黑’。”吴玉良介绍,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制定实施,是中央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充分表明了纪检机关严格自律的责任担当和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昭示,执纪者有着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时刻都在接受监督。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有具体事实和数字支撑
新闻发布,形势判断历来备受关注。在回答记者关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肖培以事实和数据进行解读:“压倒性态势就是在党心民心上的压倒性,是在政治上的压倒,是在正气上的压倒,扶正祛邪,正气上扬,这是压倒性态势。”
肖培介绍,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科学判断,明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立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问题,消弭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
肖培用“一降一升”进一步解释压倒性态势。“一降”,就是纪检机关目前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呈下降态势。2016年比2015年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一升”,即纪检机关立案审查和处分的党员人数持续上升。2012年有8500万党员,全国查办的案件是15.5万件次,处分16.1万名党员;到2016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800多万,立案件次达41.3万件,处分人数达41.5万人。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4.3‰。另一方面,在强有力的反腐败高压态势震慑下,2016年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是十八届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肖培以坚定的语气收束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发布会现场,多家国外媒体对正在进行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表现出浓厚兴趣,肖培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肖培介绍,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分散在监察机关、预防腐败局以及检察机关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国家一级、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些公职人员包括六大类,一是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二是由法律授权或者由政府委托来行使公共事务职权的公务人员,三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五是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六是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的职责,本质上是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据悉,党中央对监察委员会给出了一个鲜明而准确的定位——中国的反腐败机构。因此,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在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获得高票通过,这个消息一经发出,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有外国记者进一步提问,中国有没有计划建立一个不向党汇报的、完全独立的反腐败系统。对此,吴玉良引用西汉《淮南子·说林训》中“削足适履”故事进行回应,“你的脚可能穿的鞋小,别人的脚大,穿你那个鞋就不行”,“成立一个独立的、不接受党的领导的监督机构,就类似于削足适履”。他还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橘生淮南”的典故,提醒抱有这些疑问的人认真读几本有关中国文化的书,因为“类似的问题反复提出来,就在于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不一样,没有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没有理解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
他表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我们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识,也是我们全党的共识。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国家监察,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不存在不接受党的领导的,所谓“独立”的监督机构。他还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未来国家监察法的审议和出台,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反腐败国家立法和实践。
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任何时候反腐败都不会收官
&